什么是结核病?
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。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,但主要侵犯肺脏,称为肺结核病。人与人之间经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。
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。潜伏期4~8周。其中80%发生在肺部,其他部位(颈淋巴、脑膜、腹膜、肠、皮肤、骨骼)也可继发感染。
结核病症状:起病可急可缓,多为低热(午后为著)、盗汗、乏力、纳差、消瘦、女性月经失调等;呼吸道症状有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、胸痛、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。
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,当排菌的病人咳嗽、打喷嚏,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,周围的人吸即有可能受感染。
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:
控制传染源、切断传导传播途径及增强免疫力、降低易感性等,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。肺结核合理化治疗是坚持早期、联用、适量、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不随地吐痰,室内经常通风换气,加强锻炼身体,增强自身抵抗力。